冬季時期,許多人尤其是年幼的孩子由于天氣的寒冷不幸感冒生病。但是生病看醫(yī)生對于很多孩子來說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情。那么,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去醫(yī)院的不安情緒嗎?
當說到醫(yī)院時,很多孩子可能會想到需要打預防針、吃藥、檢查鼻子或扁桃體等。由于這些體驗是他們在平時生活中不太熟悉的,讓他們覺得陌生,因此上醫(yī)院看病是件很不情愿的事。
你的孩子無論是生了病,還是做定期體檢,去醫(yī)院看病會讓孩子不斷健康成長,有精力學習和游戲。不過有些孩子一說去看病,就會感到焦慮。以下幾個辦法有助于在看病就醫(yī)前安撫孩子,使孩子下次去兒科看病時能比較輕松。
小孩子都喜歡玩角色扮演游戲,喜歡想象和嘗試不同角色。下次看到孩子在家里玩角色扮演游戲的時候,你可以鼓勵孩子扮演醫(yī)生,假裝給父母或者毛絨動物看病。給孩子準備個玩具醫(yī)務箱,讓他用玩具聽診器感覺并聽聽你的心跳。也可以讓他假裝幫你檢查耳朵,或者你也可以張大嘴說“啊……”讓他向你的嘴里張望。還可以讓他假裝給你打針,并告訴他打針可能有一點點疼,但很快就好了。告訴孩子,打針可以預防生病,或幫助病人較快恢復健康。讓孩子來“履行”醫(yī)生的職責,可以讓孩子在聽到要上醫(yī)院時不用緊張,能幫助他去兒科看病時心里有所準備。別忘了,角色扮演的游戲中,你和孩子可輪流扮演醫(yī)生和病人!
策略2:一起看書時,注重講講孩子看病的故事
無論是臨睡覺前還是乘車途中,只要你和孩子一起讀幼兒故事書時,就可以選關于故事主人公去看病的故事,一邊朗讀故事一邊討論,比方說:“你覺得小男孩為什么要去看病呢?”故事講完后,一起說說發(fā)生了什么事情。你也可以問:“你覺得小男孩現(xiàn)在好些了嗎?”“是啊,醫(yī)生給他看了病開了藥,慢慢地他就會好起來了。”和孩子一起讀故事書的時候,講講書中的插圖,把圖與孩子的生活經(jīng)驗聯(lián)系起來。你可以指著孩子有可能在醫(yī)生的診室里見過的東西,如聽診器、體重秤、體溫計等等,并講講每樣東西的用途。
略3:上醫(yī)院以前與孩子聊聊,有備而去
上醫(yī)院看病前,和孩子說說,讓他有心理準備。告訴孩子,醫(yī)生幫我們保持健康,那樣,我們才能好好長身體、學好、玩好。如果我們身體不舒服了,醫(yī)生能幫我們看病,讓我們好起來。你可以向孩子解釋,醫(yī)生檢查時做些什么,如醫(yī)生會檢查他的耳朵、嘴巴、胸腔、肚子,看看身體是否健康強壯。除此之外,醫(yī)生還會量他的體重和身高,對照記錄看看他成長的情況。孩子知道你會全程陪著他,他也會更安心。如果孩子跟你說,一提看醫(yī)生他就害怕,你要重視、認可他的這種感受。你可以說,“覺得有點害怕沒關系,我會一直陪著你,醫(yī)生也會讓你的病好起來。”
策略4:玩具+故事書+游戲,讓候診變得更有樂趣
去醫(yī)院看病時,你可以把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或故事書帶上,醫(yī)生的診室是個忙碌的地方,在輪到你的孩子看病前,可能需要在候診室等待一會兒。這樣讓孩子覺得輕松。候診時,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玩“猜猜我在想什么”的游戲,也可以唱他最喜歡的歌,或者給他讀讀故事書。正面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,可以讓等待變短,讓孩子變得平靜。
游戲“猜猜我在想什么”
在客廳里,可以和孩子玩“猜猜我在想什么”,例如“下面”“上面”“后面”“旁邊”作為線索,向孩子描述你心里想的那樣東西在哪里。你可以說:“它在沙發(fā)旁邊”或者“它在桌子下面”。然后換孩子描述他想的東西在哪里,也請他使用“下面”“上面”“后面”“旁邊”這些詞。
策略5:看完病后,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反饋
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和親吻!讓他知道上醫(yī)院看病雖然讓人感到緊張,但是你為他感到驕傲。多提那些診室里發(fā)生的正面的事情,如孩子配合醫(yī)生的檢查,醫(yī)生夸獎了孩子,這樣下次他再去看病就會少一些焦慮了。你可以提醒孩子,下次去看病的時候還可以看看自己長高了多少!也可以和孩子談談保持健康的辦法,如多吃水果和蔬菜,從外面玩回來、飯前便后要洗手,多多鍛煉,按時睡覺等等。
瀏覽次數(shù):4196次